11月14日至18日,24位來自北大、清華的學者齊聚煙臺大學,做客兩校名師講堂,為煙大師生呈上了豐盛的學術盛宴和精神大餐。
17日上午,周末的逸夫廳十分熱鬧,擠滿了前來聽報告的煙大學子。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張強作《生物大分子制劑與遞送系統的發展策略》學術報告。藥學院學生朱雯在學院公告欄上得知報告信息后便早早趕來,她說:“得知可以聆聽清華北大名師的學術講座,我很興奮,這場報告又與我的專業相契合,聽完以后受益匪淺。”
17日下午,多場學術報告同時舉行。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高原寧在科技館1511作《新的元素周期表——強子譜》專題學術報告。高原寧教授不僅生動形象地解釋了多個實驗原理,還回憶了做科研過程中的一些趣事。光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生李杭彥說:“這場報告讓我觸動最深的是高老師如何解決做科研時遇到的各種難題,他不畏失敗、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精神讓人敬佩。”清華大學機械系副主任趙海燕教授在機電學院作《納米尺度下石墨烯的加工與改性》學術報告。機電汽車工程學院學生郭彪說:“趙教授非常平易近人,把專業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出來,我們收獲很大。我以后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素養。”趙海燕教授表示,能代表清華大學來到煙臺大學,與煙大師生進行學術交流,她感到很開心也很榮幸。煙大學子思維活躍,講座過程中與老師的互動也很積極,希望以后常來煙大,多作交流。北京大學法學院李紅海教授在法學院多媒體教室作了題為《“選購成衣”與“量體裁衣”:歐陸與英美司法進路之區別》的學術報告。李紅海說:“講座現場氣氛活躍,有些同學甚至坐在地上邊聽邊認真記錄,這種求知若渴的勁頭和學習態度讓我很感動。希望廣大同學加強對專業課的學習,上好每一節課,多通過看書、聽講座等方式開闊視野,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新聞鏈接:
2003年11月1日,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程郁綴教授在兩校援建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倡議,在煙臺大學開設“北大、清華名師講堂”。2004年,“北大、清華兩校名師講堂”啟動。截至2018年10月,已有200多位北大、清華教授做客煙臺大學“兩校名師講堂”,共舉辦講座252期,先后出版《北大、清華名師演講錄》4輯,在煙大校園里引起極大反響。
來稿時間:11月22日 審核:王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