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煙臺大學第九屆教學工作會議在逸夫廳召開,黨委書記張偉、校長郭善利、副校長宋中民、紀委書記周勝良出席會議,機關各部處室負責人,各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主管教學負責人、主管學生工作副書記、教學秘書、教務員及近三年來獲得各類教學榮譽的教師代表,共260余人參加了會議。校長郭善利、黨委書記張偉先后主持會議。
會議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張偉充分肯定了我校近三年來的教學工作成績,并代表校黨委和行政,對為學校教學工作發展和進步付出艱辛努力的集體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張偉指出,“對一所大學來說,科研搞不上去不是高水平大學,教學搞不上去就不能稱之為大學了。”面對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發展形勢,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明確重點任務,下大力氣實現突破,并提出三點意見:提高認識,牢固樹立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全面推進,牢牢把握質量提升環節不松勁;明確重點,統籌推進各項改革任務不懈怠。張偉強調:教學工作事關學校的長遠發展。全體教職員工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全校營造人人支持、人人關心、人人參與教學工作的濃厚氛圍,積極主動地為人才培養工作盡心盡職,不斷提高工作標準,切實增強憂患意識與責任意識,真抓實干,在各自崗位上做出應有的貢獻。
宋中民代表學校作了題為“深化改革,狠抓落實,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教學工作報告,對下一階段工作做了部署安排。報告總結和回顧了過去三年的教學工作,提出了今后一段時期教學工作的思路與舉措。報告指出,在過去三年,我校在專業結構、生源質量、青年教師培養力度、教學水平、人才培養、學分制改革等方面發展勢頭良好;下一階段,要圍繞學校辦學定位,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充分發揮資源效益;凝練專業特色,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更新教學內容與手段,加強課程建設;樹立質量意識,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教務處處長畢可志作了《< 關于加強實踐教學工作的意見>和< 教師教學榮譽工程實施辦法>系列文件的說明》。
隨后,代表們分組對教學工作報告和《關于加強實踐教學工作的意見》《教師教學榮譽工程實施辦法》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討論,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建議。四個代表小組匯報人就各組的討論情況進行了匯報。藥學院、法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督導專家和省青年教師競賽獲獎者作了交流發言。
會議對“山東省教學名師”“煙臺大學教學優秀教師”“煙臺大學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獲獎者”“煙臺大學第五屆優秀教學督導與評價專家”“煙臺大學先進實驗教學人員”和“煙臺大學優秀教務員”進行了表彰。
郭善利作總結講話。他指出,一要把握高等教育發展形勢,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必須堅持適應社會需求導向,以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重點,堅持有選擇性的發展,突顯辦學特色。要大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引導教師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構建科研反哺教學的長效機制。二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做好人才培養頂層設計。要以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工作著力點,構建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要依據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以課程改革為支撐,加大課程建設力度。三要以人為本,凸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關系。要牢固樹立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的觀念,讓學生真正成為新一輪教學改革的受益者。在學校的發展中,要進一步明確教師辦學治校的主體地位,突出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在分配中的優先地位,進一步加大教師的培訓培養力度,激發廣大教師的活力和創造力。
會議號召各個單位結合學校“一個全面加強、兩個重點突破、三個持續提升” 工作思路,科學分解責任,把目標任務具體到項目、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