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和單位公布了2021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煙臺大學“數字反哺”智慧助老主題志愿服務項目獲評“最佳志愿服務項目”。其中,全省共有14個先進典型入選(包括5個志愿服務項目),煙臺大學是省內唯一入選的高校。
自2018年9月以來,煙臺大學“及人之老”志愿服務隊開展的“數字反哺”智慧助老主題志愿服務項目,立足山東煙臺輻射魯東、魯中、魯南等多地,以便捷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為主線,以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設備為工具,為更多初嘗智能設備的中老年人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和機會,引領更多青年人關注、關心、關愛家庭中中老年人的數字生活困難,參與項目的注冊志愿者累計5000余人。
該項目始終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團隊宗旨,構建“智慧課堂、場景助老、網絡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通過“線上+線下”兩個維度開展多渠道、全場景的服務;拓展“1+2+3+3”推廣形式,即青年志愿者為核心,志愿服務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兩個載體相結合,在社區鄉村服務點、老年大學和重點公共場所三方試點,開展專項調研、智慧課堂、場景助老活動,在山東淄博、煙臺、聊城、臨沂等地市開展數百場微課堂活動,錄制視頻微課數十節,制作智能手機操作說明書49頁;在山東聊城、菏澤等17個地市,天津、江蘇連云港等14個地市開辦助老活動近四百場,發動學生青年志愿者參與九千余人次,服務對象五萬余人次,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與引領帶動作用,更為助力煙臺市創建文明城市,打造智慧城市、老年友好型城市貢獻了青春力量。項目團隊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的創新性做法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微課“教”學。智慧助老行動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場地組織開展集中教學培訓,利用投影、互聯網電視等,采取現場演示、實例教學、動畫指南、志愿者1對1教學等直觀易懂的形式,普及智能手機的主要功能和基礎知識,確保中老年人都能學得會、用得好。智能手機操作微課堂在數個街道、鎮下的幾十個社區、村居累計開展課堂二百余場,直接參與課堂的居民近千人次,輻射帶動身邊居民數千人。
二是上門“送”學。智慧助老行動根據中老年人群體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身體不便或時間不方便的中老年人,志愿者走進網格、走門入戶,為有需要的中老年人送學上門,“面對面”講、“手把手”教,把手機應用知識送到家。累計上門數十次,一對一為居民解決實際問題百余個。
三是線上“幫”學。智慧助老行動充分發揮大學生志愿者的力量,在集中培訓學習的基礎上,留下隊員個人手機號結對幫扶,建立課程學習微信群,幫助中老年人克服學習困難,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錄制視頻微課四十余節,在抖音、微博、B站、微信視頻號、優酷等多個平臺發布,累計播放量超過5萬,供有需要的中老年居民學習。
四是廣場“駐”學。智慧助老行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社區外廣場,開設智能手機應用咨詢服務點,隨來隨學、隨問隨教,幫助中老年人及時解決日常手機使用中遇到的問題,為老年人提供咨詢服務。利用中老年人外出散步的時間,把“手機課堂”融入日常。
五是場景“易”學。項目針對中老年群體在日常就醫、文娛消費、交通出行等諸多領域遇到的困難,在包括煙臺市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毓璜頂醫院等醫院,煙臺火車站、煙臺南站等交通樞紐,農業銀行、政務中心等需要使用智能手機應用或聯網操作設備的公共場所、應用場景設立智能助老服務志愿崗,專崗專人為老年群體解決包括無人掛號、自助取票核驗等相關操作問題。
“數字反哺”項目切實從群眾利益出發,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辦實事,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的強大力量與發展潛力,聯絡醫院、衛健委、民政部門等單位,提高志愿服務的專業化程度與覆蓋面。項目現已基本形成全時段、多省市、可持續的新型志愿服務團隊,有關宣傳報道在人民網、中國青年網、大眾網等網站瀏覽量累計五十余萬次,主流媒體轉發量五百余次,活動相關視頻和信息也登上抖音、微博等平臺地區熱搜榜榜首,還有項目活動視頻入選第三屆山東省思政短視頻大賽。此外,項目團隊已發表兩篇相關社科類調研報告,與聊城市盛世千島頤養中心等十余家企事業單位簽訂社會實踐基地與志愿服務基地協議。
該項目獲評團中央“金暉行動——智慧助老”志愿服務示范項目、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城市設計“百景新銳”獎、山東省數據應用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山東省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征集活動優秀提案獎并被收入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民生連線聽民生》。項目隊負責人郭嘉程先后獲評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先進個人、山東省大學生“青春貢獻獎”、煙臺市最美志愿者、煙臺大學“青春榜樣”等榮譽稱號,受團中央邀請參加全國第六屆“志交會”社區志愿服務交流會并作項目分享報告。另據“中國科技網”報道,“數字反哺”智慧助老主題志愿服務項目入選人大智慧養老研究所發布的“2021年智慧醫養十件大事”。
多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品牌志愿服務項目培育工作,注重依托青年志愿服務構筑實踐育人新高地,引領廣大青年學生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自覺融入學校發展大局、積極投身文明城市創建、深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全面賦能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不斷貢獻煙大青春力量。
來稿時間:5月16日 審核:劉超 責任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