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4月2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關于表彰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決定》,據部分學院和地方校友會反饋,目前已知化學化工學院1995級校友郝貴周、音樂舞蹈學院2010級校友逄子劍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郝貴周是一名正高級工程師,現任魯南制藥集團科研部部長,中共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黨總支委員、科研十一支部書記,山東省現代創新發展促進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

堅守工匠精神 勇攀科研高峰
創新是科研存在的價值,也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在新藥研發漫長的道路上,依靠工匠精神,艱辛探索,不懈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用實踐指導科技創新發展的方向。郝貴周就以這樣的情懷和擔當,從事藥品研發與工程產業化研究20余年,潛心研究心血管系統用藥、抗腫瘤藥物、抗感染藥物等多個治療領域。他長期奮戰在藥品研發、科技創新的一線,錨定藍圖,久久為功,他將科研工作者的無悔追求、責任與擔當進行了真正的詮釋。擁有發明專利108項,其中授權專利74項,發表論文30余篇,一種含奧利司他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增效解毒抗癌新藥替吉奧產業化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瑞舒伐他汀鈣及制劑產業化新制備體系的構建與臨床合理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先后獲得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成為山東省醫藥科技創新及醫養健康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扎根魯南二十載,他始終將科研工作者肩負的時代責任銘刻于心,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業。先后承擔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山東省復雜注射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抗體制藥協同創新中心等多項研究課題,帶領團隊研究開發的多個品種獲得了省級、國家級科技獎項,帶領團隊開發的奧利司他系列產品,酮咯酸氨丁三醇系列產品,鹽酸表柔比星系列產品,替吉奧系列產品等均成為全國重點新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市場占有率高,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耕耘更知韶光貴,不用揚鞭自奮蹄。郝貴周及其所帶領的科研團隊,在振興民族醫藥的征途上,勠力同心,不斷攻堅克難,勇毅前行,為助力國民身體健康,助力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不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逄子劍,現任喀什地區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黨委書記,第十三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代表。作為山東萊陽人的他,2014年7月響應黨中央號召,成為首批新疆招錄的內地高校畢業生,赴南疆鄉鎮從事基層公務員工作,先后在喀什地區疏勒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莎車縣工作。曾獲得第二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第19屆“新疆青年五四獎章”、自治區“訪惠聚先進個人”、自治區第四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嘉獎和榮譽稱號。

基層錘煉明亮了底色提純了初心
逄子劍參與過深度貧困村整村脫貧攻堅戰,感受過海拔五千米邊境線上的寒冷、艱苦,體會過房屋征遷的通宵奮戰。尤其是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合曼鄉工作期間,他和農牧民一起頂著刺骨的寒風,在高海拔的邊境線上,在堅硬的石頭堆里立柱子、拉圍欄,摩托車上不去的地方他們騎馬,馬上不去的地方他們徒步。沒有生活用水,就把冰塊煮化;地面凍得挖不動,就把背上去的煤塊加熱軟化凍土……他們以“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勇氣,堅決筑牢祖國西大門的邊境線,守衛國家邊防安全。
在疏勒縣“訪惠聚”駐村期間,逄子劍先后籌集資金10萬余元、募集愛心衣物3萬余件,把一件件愛心物品和資金轉化成暖人心、促團結、聚民心的正能量。在莎車縣城北街道擔任黨工委書記期間,他解決了300多戶居民飲水困難問題,群眾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并對1600余戶棚戶區進行了改造,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條件。
幾年來的摸爬滾打、不斷錘煉,逄子劍雖然曬黑了皮膚,卻明亮了底色,提純了初心。“這種在基層一線、在艱苦條件下收獲的精神品質,是課堂里、書本上學不到的,是我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逄子劍說。
2018年五四青年節前夕,逄子劍和53名內招生聯名向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他們在新疆基層的收獲和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勉勵他們“不忘初心,不負重托,大力弘揚老一代支邊青年的優良傳統,把愛國愛疆作為一生的信仰,像胡楊一樣扎根祖國西部邊陲,成為一支熱愛邊疆、守護邊疆、奉獻邊疆的生力軍”。
總書記的教導是逄子劍扎根基層、奉獻群眾源源不竭的動力源泉,讓他對甘做胡楊、扎根邊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加堅定了他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融入邊疆發展的決心。
用科學技術引領群眾做新時代的農民
莎車縣靠近塔克拉瑪干沙漠,很多土地都是鹽堿地,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到頭掙不了多少錢。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關鍵和發展根基,產業興旺農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如何讓科學技術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是逄子劍來疆一直思考的問題。近兩年,擔任巴格阿瓦提鄉黨委書記的逄子劍和喀什地區農技推廣中心對接,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接洽,向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等科技專家“取經”。
通過跑項目談合作,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在巴格阿瓦提鄉打造650畝棉花試驗示范基地,引入優質高產棉花新品種1000多個,進行試驗種植、品種篩選、效益對比,全部采用滴灌或“干播濕出”種植模式。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在巴格阿瓦提鄉組建了冬小麥產業創新團隊,在該鄉進行15個品種的南疆冬小麥抗鹽堿品種試驗,推廣京麥183雜交小麥新品種700畝,并已經建成畝產小麥750公斤的高產示范基地100畝。“去年逄書記動員我試種了100畝183雜交小麥,每畝地小麥增產200公斤、秸稈增產200公斤,僅出售小麥我就增收5萬元。”農民麥麥提祖農·吾斯曼興奮地說。
“莎車縣人多地少,怎么讓土地得到高附加值、振興鄉村經濟?那就是推廣農業科學技術,這是我目前做得最有價值的一件事。”逄子劍笑容燦爛地說。
巴格阿瓦提鄉拜什艾日克村率先建起了牛養殖小區,全村戶戶養牛,戶均3頭牛,一頭母牛一年收入1萬多元。他在全鄉建起24個養殖小區,目前全鄉牛存欄量達到8000頭,帶動2100戶群眾增收致富。“下一步,我們鄉要建立‘水上有鴨鵝、陸上有牛羊、空中有鴿子’的水陸空立體式農戶養殖模式。”逄子劍信心十足地說。
如今的巴格阿瓦提鄉,國家級深度貧困鄉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我要引領他們做新時代的農民,并用一生去踐行愛國愛疆的信仰,心系祖國,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斗中創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這發自肺腑的話語背后,是他用堅定、執著、熱血、奉獻錘煉自己堅強的黨性,是他自覺踐行共產黨員莊嚴承諾的崇高追求和政治品格。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逄子劍始終懷著對黨忠誠、對群眾真摯的情感,無怨無悔守護這片熱土,用一言一行,用一點一滴踐行了入黨誓詞。他說:“幾年來的摸爬滾打、不斷錘煉,做到了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好河山,用汗水澆灌民族團結之花,雖然曬黑了皮膚,卻明亮了底色,提純了初心。”簡單的話語背后,是逄子劍在平凡中堅守理想,用堅定、執著、熱血、奉獻,體現了一名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忠誠黨的事業、心系人民群眾,自覺踐行共產黨員莊嚴承諾的崇高追求和政治品格。
來稿時間:4月30日 審核:亓健生 責任編輯: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