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3月23-26日,根據學校統一安排需要進行三天的大規模核酸檢測,為了保障檢測有序高效的進行,學校在校內教職工活動中心、北校區操場、南校區,校外老干部活動中心四個檢測點設立了34個采樣點。時間緊、任務重、人手不足,根據學校安排,短短兩個小時時間,來自于各基層單位的20余名志愿者整裝待發,他們在安排好各自崗位工作后,穿上防護服,化身防疫“大白”,加入到核酸檢測志愿服務的隊伍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煙大教職工的責任與擔當:“組織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特別能戰斗,黨員教師以身作則彰顯“煙大擔當”
工作組的成員來自不同單位和部門,有專業教師,有管理干部,還有行政人員,因為一個共同目標組成了一支“特別能戰斗”的核酸檢測隊伍。這中間有兩位新疆掛職女教師,在接到任務后毫不猶豫的全程參與信息錄入工作;剛過完52歲生日的圖書館館員宋心波老師,在圖書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毅然加入到工作組中;已經57歲的藥學院辦公室主任欒浩老師,主動申請替換有課的專業教師;環材學院黨委副書記陳穎老師,在人員不足時將生病的學生安排妥當后立即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校團委的陳鵬飛老師,妻子即將生產,仍然選擇留校與同事并肩作戰。他說,“守衛好學校,再去守衛妻兒,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仿佛就充滿了力量”。還有更多機關干部身兼數職,脫下防護服,晚上再加班加點投入到門崗值班、組織協調、宣傳報道等工作中。
除一名新疆掛職教師外,工作組其余教師全部都是黨員,他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亮明身份,在特殊時期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沖鋒在前,率先垂范,堅定“我是黨員我先上”的信念,將“黨員先鋒示范崗”建在疫情防控一線。以實際行動擦亮黨員底色,關鍵時刻彰顯黨員擔當,讓黨旗在校園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聞道有先后,來之能戰戰則必勝展現“煙大力量”
白天工作結束后,晚上在微信群便是老師們梳理當日信息數據、總結交流工作的時間,大家紛紛在群里討論當天遇到的問題,分享經驗做法,以便之后更好的開展工作。學生排隊無秩序很容易造成數據錯亂,老師們便探索出“20人一隊,人齊封管,清點離場”的工作模式,可以使整個檢測過程更精準高效;室外檢測點受太陽光照的影響,掃碼時速度會下降,老師們和醫護人員便想到用一次性水杯給手機鏡頭做一個“遮陽罩”,這樣一來,即使天氣艷陽高照也絲毫不影響工作進度。從初上崗的手忙腳亂到與醫護人員的默契配合,可以做到不到六個小時就基本完成兩個校區及家屬區27000余人的核酸檢測任務。
黨委教師工作部的姜波老師更是把這次任務當成一次挑戰,在不斷刷新自己的記錄后,興奮的說道:“第一天做了700人,第二天能做到1040人,第三天可以做到1320人,已經達到10.9秒1個人的速度。這個速度堪比專業速度了!”
“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一天工作下來,老師們的臉頰因為戴防護口罩留下了“天使的印痕”;為了錄入信息更快捷選擇全程站立,已經腰酸背痛。收到領導同事發來的慰問信息,國資處副處長高崗老師卻說,“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醫護人員的辛苦,我們只是做了一點輔助”。
“我不知道你是誰,卻知道你為了誰”,致敬每一位為疫情防控默默奉獻的教職員工,他們用初心詮釋使命,用行動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學校疫情防控一線,用堅強力量筑起疫情防控的“煙大防線”。因為他們的履職盡責,堅守崗位,才能與醫護人員、廣大師生一同牢牢守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也讓我們更有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共同期待云開霧散,春暖花開!
來稿時間:3月28日 審核:王澤光 責任編輯:亓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