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師生云端相見、大屏當黑板、手機來答題……戰“疫”進行時,煙臺大學全校師生牽手“云端”,架起了傳授真知的溫情橋梁。3月14日,應當前校園疫情防控需要,煙臺大學全面啟動“實時直播+在線輔助”模式的線上教學,全部課程轉移到線上,廣大教師也紛紛化身直播間“網紅”,想盡各種招數讓自己的課在線上同樣精彩。
“你退出來再進看看”“把彈幕關掉”“點擊左上角的圓圈”......退居幕后的教師并沒有閑著,學生在系統上的各種互動行為都實時轉變為他們課堂學習狀態的大數據。為使線上授課提質高效,煙大教師們使出渾身解數,反復梳理在線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妙招”“活招”層出不窮。
“為保證課堂效果,我準備了筆記本電腦外接高清攝像頭,用來拍攝大屏幕,為了避免聲音效果不理想我還準備了一個麥克風,課后學生反饋畫面和聲音都挺清晰。”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于玲玲老師所講授的課程是《結構力學》,授課前一天,于老師在家里用騰訊會議軟件多次模擬授課情景,確認各環節順暢無誤。“‘不停課’本質上不僅是推出在線課程,而是要真正做到‘按點上課、一起上課、真有課堂’,使教學體系完整齊全、師生良性互動。”

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副教授賀利堅老師在以往線上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摸索出適合課程內容的教學方法。“我在《手機移動開發技術》這門課上,對實操性質的內容提前錄制了視頻,課程設計基本做到與線下教學同質等效,提高了課堂演示的效率,”針對學生都在宿舍上課、在線觀看視頻易卡頓的情況,賀利堅說,“我指導同學們提前下載好視頻,通過多人共看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學習要點,并做好課后QQ群學生課程反饋和問卷調查。”
“選擇題、彈幕、投稿這些小工具太實用了,極大地增強了師生的互動性和效率,”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趙紅老師所講授的課程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在課堂上趙老師通過在線軟件自帶功能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課前讓學生‘手勢簽到’,使其提前進入上課狀態,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活躍度;授課時進行在線‘連麥搶答’互動,考察學生課程學習效果,互動結果納入平時成績,提升學生線上思政課學習熱情。”

對樂器教學來說,網絡穩定性是授課成功的前提,“樂器演奏需要聽覺、視覺、動覺多感官聯動,在一對一線上授課中,教師示范的作用至關重要,從學生的角度,老師示范時細微的表情、自然的身體反應,往往能給予學生極大的啟迪。”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齊瑤老師在琵琶、阮、柳琴專業課的授課前,每次都提前測試教學所用軟件的穩定性,確保不出現延時、卡頓等現象,表情、動作示范到位。齊瑤老師還側重于交互式授課,“線上教學,每節課的知識點和互動比例為1:2,線上教學要側重互動,練琴時要有學生視頻反饋,這樣便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體育學院講師徐曉瑩老師在講授《公共體育課》中的跆拳道知識時,除了講解跆拳道的比賽規則、場地要求、理論性的知識外,還會講解奧運會一些比賽和精彩片段,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這種線上方式我認為也是很好的一個授課途徑,線下公體課我們可能會受場地等限制無法為學生播放這種比賽視頻,線上方式反而是一種好的授課途徑,便于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取知識,”徐老師說道,“目前學生反饋很好,上課期間提問大家也有及時反饋,目前沒發現掛機人不在的同學,對于提升同學們的興趣和認識有積極作用。”
屏幕這邊,老師認真講解學習重點;屏幕那頭,同學們專心致志緊盯屏幕,生怕錯過一個環節,師生緊密配合,熱烈互動,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因為疫情防控要求,我們在宿舍進行網課學習,除了課本知識外,還增加了疫情防控知識,同學們學習熱情高漲,上課時每個人都自覺保持安靜,認真聽講,”經濟管理學院學生于影怡說,“老師們及時提醒我們補選課程、加入學習群組,非常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學生李敏說,“網絡授課不同于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我更加了解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從‘被動’變為‘主動’。在學習中我帶著探索、好奇的心情,帶著問題去學習,有規劃、有步驟、有評價、有反思,幫助我獲得更多的技能和能力。”
“最大的感受是上課時間比較自由,還能回聽錄音。”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呂凱杰是一位資深的“上課錄音黨”,網上授課的自動錄音和回放模式,給他帶來了很大便利。“另外一個優點是上課的時候你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自己一個人對著屏幕里的老師,學習更專注。”呂凱杰說。
據悉,為保障“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減少疫情對正常教學工作的影響,煙臺大學20個教學單位、1155名任課老師通過優慕課平臺、騰訊課堂、騰訊會議、智慧樹、超星爾雅等開設在線課程1486門次,其中本科生課程1163門次,研究生課程323門次,全校2.7萬人次學生進入網絡課堂,開啟線上學習活動。
為保證教師教學質量,學校及時下發線上教學指南,針對理論課程,體育類課程,實驗、實習、實訓、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類課程,分門別類地做好課程安排,要求各教學單位根據課程特點、師生實際情況開展好線上教學。同時為了加強督導,學校又組織相關黨政管理干部、校院兩級教學督導與評價專家、各專業和教學基層組織負責人隨機深入線上課堂聽課,及時掌握了解各專業線上教學情況,并將反饋評價傳遞給教師,確保教師線上教學效果。
來稿時間:3月18日 審核:亓健生 責任編輯:陳靜